正方体的9种成角透视步骤画法
正方体的9种成角透视步骤画法如下:
(1)、首先先画一条视平线(2)、在视平线的左右两边定左右两个消失点(3)、在画面上任何位置上画一条垂直线(4)、把垂直线上下两点分别与视平线左右消失点连接(5)、在四条连线上定一点(6)、延长这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另外两条线(7)、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
扩展资料:
成角透视又称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平行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根据60度视域的一些限制,一般成角透视的两侧余点不能同时出现在画面里面。通过延长线虚拟定位的两个余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最理想长度以画面对角线的1.5倍为宜。在绘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余点必然在画面的视平线上。
1.成角透视所画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偏角的立方体,视向为平视,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
2.一条边贴近于画面。
3.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是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和人的视角变化而千变万化的,从一件立方体旋转与画面成角大小的变化可以认识立方体的透视变化特点和一对消失点沿着视平线(地平线)移动的规律。
4.三组平行线三个方向,直立的平行线是原线,互相平行没有消失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角透视
正方体有几种透视步骤
正方体的9种成角透视步骤画法如下:
(1)、首先先画一条视平线(2)、在视平线的左右两边定左右两个消失点(3)、在画面上任何位置上画一条垂直线(4)、把垂直线上下两点分别与视平线左右消失点连接(5)、在四条连线上定一点(6)、延长这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另外两条线(7)、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
扩展资料:
成角透视又称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平行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根据60度视域的一些限制,一般成角透视的两侧余点不能同时出现在画面里面。通过延长线虚拟定位的两个余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最理想长度以画面对角线的1.5倍为宜。在绘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余点必然在画面的视平线上。
1.成角透视所画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偏角的立方体,视向为平视,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
2.一条边贴近于画面。
3.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是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和人的视角变化而千变万化的,从一件立方体旋转与画面成角大小的变化可以认识立方体的透视变化特点和一对消失点沿着视平线(地平线)移动的规律。
4.三组平行线三个方向,直立的平行线是原线,互相平行没有消失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角透视
正方体三点透视图画法步骤
正方体三点透视图画法步骤如下:
1、观察此正方体的透视与明暗,确定构图,打出几条棱所在的位置。
2、画出正方体的基本轮廓,注意在透视关系下正方体的线面变化。
3、根据形体和透视变化,利用其中轴线来画出正方体内部的结构线。
4、大致表现明暗关系,辅助暗面、背景和投影,并强调明暗交界线。
注意事项
1、透视的原理:近大远小。
2、长、宽、高的比例。
3、光线的明暗对比。
4、投影要画得透气,不能是一团死黑。
5、注意亮面不能画得太灰,要足够亮。用硬碳轻轻排上一些线即可。
正方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有骰子、魔方、方形积木、方形纸盒、豆腐、木箱、围棋棋墩、石膏正方体、啤酒箱等。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面组成的正多面体,故又称正六面体。它有12条边和8个顶点,其中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在所有表面积一定的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同样在所有线性大小(长宽高之和)一定的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也是最大的。反过来,在体积相等的长方体中,正方体拥有最小表面积和线性大小。正方体是唯一能够独立密铺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柏拉图正多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