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小檗别名(布渣叶别名)

红叶小柏的作用

红叶小檗别名: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

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根和茎含小檗碱,可供提取黄连素的原料。民间枝、叶煎水服,可治结膜炎;根皮可作健胃剂。茎皮去外皮后,可作黄色染料。

紫叶小檗与红叶小檗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紫叶小檗就是红叶小檗,红叶小檗也就是紫叶小檗。

一、红叶小檗形态特征

红叶小檗,棵型高0.4~1.9m高上下,树叶形状根据种类各不一样有区别,有些细长,有些接近椭圆,红叶小檗花蕾色调是丰富,如深红,红色,浅黄色,浅白色等,开花的时间很长,开花量大,每年是开花的时间时候从6月中旬到9月初,果实9~10月才熟,有较高的出苗水平。广泛散布在东亚,非洲省市,中国江苏沭阳,吉林,秦皇岛,浙江,河南等都是红叶小檗的重要产地。

二、红叶小檗生长习性

红叶小檗很喜欢日照时间充足的环境,也略耐阴,抗寒,抗旱,喜暖和潮湿的自然和富含有机质的生长。分蘖能力与萌芽力都很厉害,极为耐修整。生长于溪流岸边、乡村地头、空旷地和山谷,海拔2911000m。

小檗简介

目录 1拼音 2国家基本药物 3《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拼音名 3.2小檗的别名 3.3来源 3.4性味 3.5功能主治 3.6小檗的用法用量 3.7摘录 4《中华本草》:小檗 4.1出处 4.2拼音名 4.3英文名 4.4小檗的别名 4.5来源 4.6原形态 4.7生境分布 4.8化学成份 4.9小檗的药理作用 4.10性味 4.11归经 4.12功能主治 4.13小檗的用法用量 4.14各家论述 4.15摘录附: 1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2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3古籍中的小檗*小檗药品说明书 1拼音

xiǎo bò

2国家基本药物

与小檗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

导价格类别备注 863 126小檗堿片剂 100mg*24盒(瓶) 2.4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4 126小檗堿片剂 100mg*20盒(瓶) 2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5 126小檗堿片剂 100mg*40盒(瓶) 3.9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6 126小檗堿胶囊 100mg*9盒(瓶) 1.1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867 126小檗堿胶囊 100mg*12盒(瓶) 1.5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3《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

3.1拼音名

Xiǎo Bò

3.2小檗的别名

三颗针、狗***、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

3.3来源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 B.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春、秋采挖,除去枝叶、须根及泥土,将皮剥下,分别切片,晒干备用。

3.4性味

苦,寒。

3.5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3.6小檗的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3.7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中华本草》:小檗

4.1出处

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贞,皮白不黄,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云皮黄,恐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树,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别,但花异,子细黑圆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间,所在皆有,襄阳岘山东者为良。陶于檗木附见二种,其一见是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常所贮,乃叶多刺者,名曰刺檗,非小檗也。2.《本草拾遗》:凡是檗木皆皮黄,今既不黄,而自然非檗。小檗如石榴,皮黄,子赤如枸杞子,两头尖,

4.2拼音名

Xiǎo Bò

4.3英文名

Amur Barberry Root

4.4小檗的别名

子檗、山石榴、三颗针、大山黄刺。

4.5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华西小檗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和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4.6原形态

1.华西小檗,落灌木,高达23m。木材及内皮呈黄色;小枝有棱,紫褐色,有疣状突起;刺3分叉,但着花小枝上下的刺通常不分叉,长约6mm,有时刺小或无。叶丛生;叶柄长12.5cm;叶片长椭圆菜至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圆钝有短尖头,基部狭楔形,全缘或疏生针芒状细刺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有白粉。总状花序疏松或为近伞形花序,长37cm,有花812朵;无总花梗或很短;花黄色,小苞片2,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为2轮;花瓣6,倒卵形,较萼片短;雄蕊6。浆果卵形或球形,熟时深红色。

4.7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阴湿地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和云南。

4.8化学成份

日本小檗根茎的木质部含小檗堿(Berberine)、氧化爵床堿(Oxyacanthine)、药根堿(Jatrorrhizine)、木兰花堿(Magnoflorine)、小檗胺堿(Berbami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掌叶防己堿(Palmatine)、非洲防己堿(Columbamine)。根皮和茎也含小檗堿。

4.9药理作用

参见黄连条。大叶小檗叶酊剂在动物身上,能引起子宫肌收缩,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降低血压。根制剂作用相似。欧小檗作用与大叶小檗相似,并能降低胆囊张力,减少收缩次数,可用于胆囊疾患,减轻疼痛及炎症现象,改善胆汁流量。氧化爵床堿10mg注入麻醉犬股动脉,可引起注药侧下肢的血管扩张,全身血压也有显著下降。此堿具有利胆作用,强度较小檗堿为弱,但较持久。40微克/ml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氧摄取。在体外无抗结核菌作用。在麻醉、二侧迷走切断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氧化爵床堿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上升及肾血管收缩有阻断作用。

4.10性味

苦;性寒

4.11归经

肺;肝;脾经

4.12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口舌生疮;咽痛喉痹;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4.13小檗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洗患处。

4.14各家论述

1.陶弘景:主口疮。2.《唐本草》:主口疮,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3.《纲目》:治血崩。4.《陜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4.15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三棵针

zhēn英文:《单验方》之三棵针:处方:三棵针(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

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冬青汤

āng《普济方》卷二四九:冬青汤:处方:冬青叶、小檗、甘草各等分。制法:以绢袋盛,投3沸汤中,须臾取...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方剂

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耳炎药膏

拼音:ěryányàogā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yanYaogao标准编号:WS3B053...

珍黄安宫片

角片1000g珍珠层粉50g黄苓提取物13.5g小檗根提取物7.5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郁金、石菖蒲...

香连素片

拼音:xiāngliánsù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liansuPian标准编号:W...

肠康胶囊

拼音:chángkāngjiāonáng英文:肠康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肠康胶囊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中...

小儿肠胃康颗粒

檗堿研细,其余鸡眼草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等量乙...

更多用到中药小檗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小檗《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金樱子

,谓其子形如黄罂也。石榴、鸡头皆象形。又杜鹃花、小檗并名山石榴,非一物也。曰∶林檎、向里子亦曰金樱子...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用药处方第四]口疮第六十四

黑石脂干地黄黄连龙胆大青升麻柏木小檗苦竹叶酪酥豉石蜜《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口舌

矾,涂。)楝根(口中漏疮,煎服。)冬青叶汁黄竹沥小檗汁(并含漱。)桂汁柘浆甑带灰(并涂鹅口。)粉(猪...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乳沙参枸杞)豕首(猪头蠡实天门冬)山石榴(金罂子小檗杜鹃花)狗骨(犬骨鬼箭猫儿刺木)苦(败酱苦参酸浆...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