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内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重大危险源管理需哪些管理制度
1、第一章、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2、第二章、重大危险源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3、第三章、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制度
4、第四章、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设施管理制度
5、第五章、重大危险源应急器材管理制度
6、第六章、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度
7、第七章、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管理制度
8、第八章、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9、第九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文本(另附文件)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莱芜市恒力树脂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
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4职责安全生产科负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根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公司重大危险源为储罐区和生产设备设施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今后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达到重大危险源申报条件,将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进行管理。
台账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物质名称、危险源存在的位置、危险货物编号、易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危害、最大储存量、正常储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安全管理措施内容、应急措施等内容。
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分工,每一类管理项目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维护保养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记录。
5.3.1安全生产科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5.3.2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5.3.3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5.3.4严格值班制度:公司24小时值班,夜间由值班领导和值班班长负责,白天由车间当班人员负责,遇有问题及时处理、报告。
5.3.5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针对上月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布置下月的安全消防工作。
5.3.6.3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并定期检验;设置安装监控系统,对系统随时进行监控;
5.3.6.4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危化品的贮存量,并设置备用应急储罐(槽);
5.3.6.6严格执行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工艺规程、设备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3.6.7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自然因素对重大危险源无破坏。
5.3.6.8生产系统中的容器、管道和起重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5.3.6.9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应定期检测。
5.3.6.10劳动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毒面具应进行定期检查。
5.3.7根据《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导则》(单位版),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对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审。
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莱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登记备案。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评价,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3、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
4、第十六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5、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6、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等概念。
7、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并在1976年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交了第一份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报告。英国政府于1982年颁布了《关于报告处理危害物质设施的报告规程》,1984年颁布了《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
8、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
9、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1、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控制,主要包括:
2、(1)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3、(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特别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
4、(3)加强对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
5、(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反馈信息并整改;
6、(5)抓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危险源的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
7、(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
8、(7)制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内容、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