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快门速度到底可以是多少
一般安全快门的计算方法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1/焦距。
比如你用20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200.不过其实一般我们说安全快门是只要能保证1/250秒用什么镜头都不怕,而基本的安全快门是1/50.但是有的铁手也不一定,比如我原来用D3000最低用过1/8秒手持拍摄,回来看100%原图并没有虚掉
什么是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速度怎么计算
安全快门指的是最低限度避免手抖拍糊而设置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越快,那么就能清晰的凝固越快速度运动的事物,一般来讲,画面中如果有运动的主体,那么快门是越快越好的,但是高速快门也同时带来了曝光时间的缩短,画面亮度会被拉低,所以需要光线充足的环境或大光圈镜头来支撑。
在光线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是比较暗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画面亮度,快门速度就无法提高了,当快门慢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手的轻微抖动都会导致画面出现动态模糊,为了保证手持拍摄,这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个即能保证手持拍摄又能尽可能拉低快门的速度值,这就是安全快门值了。
安全快门值是没有所谓的计算公式的,但人们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发现它与镜头焦距有一定关系,焦距越长,画面就越容易抖动,安全快门就要设置得更高;反之,焦距越短,画面就越不容易受到手抖影响,安全快门就可以设置得更低。
一般来讲,在使用全幅相机时,安全快门可以与焦距值相同,比如50mm的焦距,快门设置为1/50秒以上就相对安全,200mm的焦距,安全快门就要设置到1/200秒以上。而在APS画幅相机上,安全快门要比全幅大1.5倍(这是因为APS画幅等效焦距一般是全幅的1.5-1.6倍),比如50mm的焦距,安全快门就要设置到1/80秒以上,200mm的焦距,安全快门就要设置到1/300秒以上。
当然,有些练就“铁手功”的摄影师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时候也能保证有一定的成片率,这需要长期的练习。
曝光三要素|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摄像器材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叫做快门,这里的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就叫快门速度,单位为“秒”。
曝光:按下快门按钮,相机完成一次快门帘从开启到关闭这个过程,就做一次曝光,而快门帘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就是快门速度。
1/50,表示当前快门速度为1/50秒,等于0.02秒改变数值,就能调节快门速度快慢。
画面变暗:快门速度越快,逢光时间短,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
画面变亮:快门速度越馒,进光时间长,进光量越多,画而越亮。
注:前提条件是光圆和感光度ISO不变。
拍摄于马尔代夫·阿雅达岛,很多人都喜欢拍星空,但拍星空的首要条件就是环境要够黑,为了保证足够的进光量,使用后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但切记速度也不能太慢,太慢就会拍成星轨了。
拍摄于某年春节,相思湖边,快门速度比烟花散开的时间慢在烟花散开的过程,持续曝光记录下了,烟花散开的轨迹。
拍摄于马来西亚·仙本那,当时阳光强烈,为了避免长时间曝光损伤相机传感器提高快门速度,减少曝光时间,同时确保快门速度比小船移动速度快。
拍摄于上海·迪士尼,创极速光轮游乐项目属于过山车类型,速度很快,要抓拍定格画面速度需要更高
安全快门: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手持拍摄,使出片不模糊的最慢快门速度。
理论计算公式:安全快门=镜头焦距(可作为参考值)例如,全画幅相机使用50mm镜头拍摄,理论安全快门=1/50。
实际使用情况:因为每个人的力量、手持相机的姿势相机和镜头呼吸节奏等因素不同,每个人的安全快门也就不一样。
自己的安全快门,还是得多拍多练,总结得出。
我们可以把前面讲解的,反向总结为决定快门速度三个条件:
(以上前提是在光图和感光度IS0不变的情况下)
1、拍摄定格画面,使用等于或者比物体移动速度快的快门速度。
2、拍摄运动轨迹,使用等于或者比物体移动速度慢的快门速度。
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快门速度应比安全快门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