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和得房率是成反比的关系。
得房率是衡量一套住房实际使用面积高不高的参考因素。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为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而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大体情况如下:低层洋房,公摊系数在7%—12%;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0%—16%;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4%—24%;别墅类,公摊系数在1%—8%。
所以两者是成反比的关系。得房率越高,公摊面积越小;得房率越低,公摊面积越大。但并不是得房率越高或公摊面积越小,就意味着房子的性价比越高或舒适度越好。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即可,不必盲目追寻谁高谁小的问题。
我们在买房过程中,会经常听到有人讲“得房率”,它是买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关系到我们买的房屋最终的使用面积大小。那么什么是得房率?它和我们常说的公摊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在买房过程中,会经常听到有人讲“得房率”,它是买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关系到我们买的房屋最终的使用面积大小。那么什么是得房率?它和我们常说的公摊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得房率和公摊面积的关系
得房率和公摊的关系是成反比的。通常小区的公摊面积越大,那么得房率就会越小。但如果得房率高的话,也就意味着公摊面积比较小。
目前商品房分摊的公用面积主要就是公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还有单元楼与楼宇之间的空间分隔。楼盘因自身情况不同,公摊有着一定的差异。而得房率则是可以提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除了要了解房价配套。及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购房基本知识,非常重要。目前房屋的得房率普遍在78%到80%。住宅使用率有98%,独栋别墅是。而影响得房率高低的因素就是楼道的面积和电梯间的面积。
得房率如何计算?
得房率=(房屋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比如说: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00平米,公摊面积20平米,则该房屋得房率为:(100-20)/100=80%。得房率越高表示你的房子的实际利用率越高,这个数字越大越好。
得房率多少合适?
不同的物业类型,有不同的标准。一般而言,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得房率是逐步降低的。
一般来说,6层楼梯房得房率在85%-90%,电梯洋房得房率在80%左右,普通小高层得房率在75%左右,高层或者豪宅得房率在70%左右,超高层豪宅得房率在60%左右。
高层电梯房得房率最适宜的是在75%-80%之间,这样的居住舒适度比较高;普通6层住宅,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
1、房型结构。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2、楼盘形态。通常来说高层得房率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3、公共区域。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得房率?以及得房率与谈面积的关系相关知识点,在文章中,我还为大家延申总结了影响得房率的因素。对于考虑买房的小伙伴来说,得房率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在签订合同前提前了解清楚。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得房率跟公摊区别如下:
1、计算方式不同。分摊系数计算公式为分摊系数=总的分摊面积/总的套内面积,住宅的得房率计算方法为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其中分户建筑面积=户套内面积×(1+分摊系数)。总建筑面积=分户建筑面积之和。房产测绘作业过程中,首先产生套内面积和分摊面积,才能算出分摊系数,然后将分摊面积分摊到各户,得到各户的建筑面积,汇总之后就作为报告上的总建筑面积,这个值由于四舍五入的问题同整幢的建筑面积略有出入。
2、代表的意义不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