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尼梯田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哈尼族梯田也叫做元阳梯田,其特点包括面积大、地势陡、级数多、海拔高。
2、哈尼族梯田形状各异、连绵成片、面积广阔,不仅有15度的缓坡也有75度的峭壁,一面坡上最多可以开出3001多级阶梯,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
3、哈尼族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4、哈尼族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5、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二、红河哈尼梯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1、红河哈尼梯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红河哈尼梯田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2、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了全国和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3、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
4、 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并且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成功,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三、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为什么能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独创的造田、养田技术而建成的绵延于广袤山区的水稻梯田无疑是一项杰出的工程成就,它不仅与自然环境取得了和谐,而且通过雕塑大地赋予了这里无与伦比的美学意义。
2、建立了一套卓越的用水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集约高效的利用与管理。这套系统以维护自然生态机制为科学原理,将人对水资源的利用巧妙融于自然水资源的循环之中,直至今日仍在稳定地发挥作用。
3、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在生活方式上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在宗教活动中以自然万物为神明,创造出以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度同构为代表的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环境。
二、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1、由于其他许多地区的传统农业逐步被现代农业取代,哈尼梯田保存的许多稻作文化要素已经成为了见证传统稻作文化的稀有证据,
2、由于民族发展的特殊历史和哀牢山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哈尼梯田保存的许多稻作文化要素是独有的,体现了稻作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性,是亚洲传统稻作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传统农业不仅养活了中国众多的人口,孕育、创造出连绵不绝的中华文明,而且历史上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世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极有意义的重大思路。延续至今的传统稻作生产,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并为中国所特有的精耕细作传统的农业扩展和持续发展阶段提供了独特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