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食用价值(羊蹄甲百科)

白花羊蹄甲的主要价值

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根、树皮全年可采,叶及花夏季采,晒干。

性味归经:根:微涩,微凉。树皮:苦、涩,平。叶:淡,平。花:淡,凉。

功效:根:止血,健脾。

应用与配伍:用于咯血,消化不良。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

羊蹄甲的主要价值

树、树皮、花和根供药用,为烫伤及脓疮的洗涤剂、嫩叶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剧毒,忌服。

羊蹄甲具有抗菌、抗糖尿病、镇痛、抗炎、抗腹泻、抗癌和甲状腺切除后激素调节活性的作用。叶子提取物具有治疗溃疡的作用。在'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动物实验得以证明。毒理实验中大鼠口服剂量5000毫克/公斤没有发现中毒迹象。

羊蹄甲的营养价值

羊蹄甲

名称羊蹄甲拉丁名 B.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洋紫荆

科豆科属羊蹄甲属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华南。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5~8米,幅约6米,树皮灰褐色,有浅裂及显著皮孔。枝条开展,下垂;小枝圆形,幼枝有绒毛,长大渐光滑。叶互生,革质,圆形或阔卵形,长、宽8~15厘米,顶端2裂,状如羊蹄,有深凹,深可达叶全长的1/3;表面暗绿色而平滑,背面淡灰绿色,微有毛,掌状脉清晰。顶生总状花序,花朵形大,10~12厘米;花瓣倒卵状矩形,玫瑰红或玫瑰紫色;花5瓣,其中4瓣分列两侧,两两相对,而另一瓣则翘首于上方,形如兰花状,又有近似兰花的清香气味,故亦有“兰花树”的别称。花期10月。

生长习性: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我国华南各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区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内。

园林用途:许多品种可作行道树或绿化树。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羊蹄甲种子在夏、秋间成熟,采种后即可播种,或将种子干藏到第二年春天播种。可条播于苗圃中,幼苗出齐后应及时分栽,可植于营养袋中,或按20-25厘米的株行距植于肥沃的土壤中,经培育1-2年后,当株高2米左右时可出圃供园林应用。

羊蹄甲

【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

【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根、树皮全年可采,叶及花夏季采,晒干。

【性味归经】

根:微涩,微凉。

树皮:苦、涩,平。

叶:淡,平。

花:淡,凉。

【功能主治】

根:止血,健脾。用于咯血,消化不良。

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

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根、树皮0.5~1两;叶、花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