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荷花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适量浇水:荷花竹浇水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夏季荷花竹早晚各浇一次水,冬季每隔一周一次,春秋季一天一次即,使土层保持湿润即可。
2、提供光照:荷花竹需要摆放在阳光下吸收阳光。
3、保持温度:虽然荷花竹是一种耐寒植物,无论是土培还是水培荷花竹都要在冬季进行保暖处理,冬季荷花竹要处于5°C以上的环境。
1、荷花竹不能长期处于阴凉黑暗的环境,这种环境会使植物变得没有精神。
2、荷花竹不能处于强光暴晒的环境。
3、水培的荷花竹每隔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换水。
荷花竹可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首先需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将选取的插条基部剪掉叶片,然后斜切,切口一定要平整。在容器倒入干净的清水,水量是容器的三分之二即可,在培育之前,可以每隔3天换一次清水,一般半个月就可以长根出来,生根后可以不换水。水培莲花竹喜温暖,一般温度在16~25℃之间生长得最好,冬天温度过低,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来防冻。
荷花竹可以长多大多高水培好还是土培好谢谢
1、荷花竹属于常绿小乔木,荷花竹的植株高度大约2米左右。适合水养和盆栽,观赏价值极高。
2、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半泥砂及冲积层粘土中。
3、5—9月生长旺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
4、莲花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稀释后的碧卡水溶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5、莲花竹适应力极强,无论在全光照、半光照和荫蔽处均能生长良好。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沙质土壤,忌积水,耐旱。
6、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可耐2—3℃低温,但冬季要防霜冻。夏秋季高温多湿季节,对莲花竹生长十分有利,是其生长最佳时期。它对光照要求不严,适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曝晒会引起叶片变黄、褪绿、生长慢等现象。
土培荷花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荷花竹适合水养、盆栽、水培。观赏价值极高,是少数能长期摆放在室内的绿化和装饰品之一。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荷花竹土培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荷花竹生长温度25—30度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度。
荷花竹喜温暖溼润喜散光的植物,喜荫溼、排水良好砂壤土最为适宜,怕积水、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叶片发黄并慢慢脱落,可能是光照过强或浇水不足。
荷花竹粗生粗长,多栽培于园圃中,有野生,喜阴溼,茎叶肥厚,叶深绿色,主要作观赏植物,茎杆挺拔,叶色浓绿,冬夏长青。
很适用于室内水养花卉,荷花竹的叶片翠绿,茎秆笔直,圆形似竹。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在弱光照的条件下,仍然生长良好,挺拔强壮。
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水培时,将荷花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
5—9月生长旺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溼润,宁溼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溼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
荷花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荷花竹适应力极强,无论在全光照、半光照和廕庇处均能生长良好。喜高温高溼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沙质土壤,忌积水,耐旱。
荷花竹的病害防治荷花竹常见有叶斑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危害,可用100倍波尔多液喷洒多次。荷花竹常见虫害有蓟马和介壳虫危害,用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
是常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是为害南方荷花竹的严重病害。由于去冬今春气温高,干旱时间长,广东的湛江、广州、台山等地区早种荷花竹已生长茂盛。据不少花农反映,不少荷花竹叶尖至叶片变干枯,并不断向上部叶片扩充套件蔓延;由于干旱高温时间长,适逢降雨而导致病害暴发。经诊断是荷花竹炭疽病流行为害,并在3月中旬提前流行发生。
【症状】病害开始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及叶片上,病部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病斑,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扩大;中期为半圆形至不定形,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显;后期叶片病斑外缘具黄色晕圈,斑中部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至黄褐色。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其病斑上呈现小黑点,叶片开始逐渐变黄而枯死。一旦病斑蔓延扩充套件到叶片、嫩叶芽、主茎、叶茎基部,其病害严重时,茎叶会迅速萎蔫枯死。在阴雨连绵、雾露多的天气条件下,病斑叶蔓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观叶的效果。
【防治方法】加强荷花竹养护管理,不宜种植过密;注意避免冻害和霜害;溼润灌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冬春季要剪除病叶和清理枯叶,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并撒一次生石灰杀菌和进行土壤消毒;或喷一次50%复方多菌灵500倍液防病,预防效果较好。改善田间或园圃通透性,露地栽培注意雨后开沟排渍水,降低田间溼度,不宜偏施氮肥。生长期搭遮阳网减少高温强光曝晒。及时杀灭蜘蛛、天牛、叶螨、介壳虫等,减少传播媒介。
发现病株时应及时喷药控病,发病初期可交替喷施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溼粉1:1600—8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800倍或50%加瑞农可溼粉600—800倍液,或12·5%乳油蕉斑脱1000—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溼粉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溼粉500倍,50%施保功可溼粉1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代高乐1:11000—1200倍液,防治效果好。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7天一次,连喷 3—4次。一般在大雨前或后迅速喷施,控制病菌产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扩散、侵染,防治效果较好。
【发病症状】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边缘黄色;扩充套件后病斑近圆形,内灰色,边缘黑褐色,周围黄色,在潮溼条件下病斑上出现黑色粒状物。
【发病原因】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气流、昆虫等传播,可直接从叶片气孔处侵染危害。在温室环境下容易常年发病;潮溼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养护期内控制植株摆放密度,保持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日邦克菌、乙磷铝锰锌等杀菌剂。
该病发引起荷花竹死亡,降低观赏性。在5~9月高温高溼时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及茎杆。
症状:种苗茎基部叶片黄化;茎基部腐烂,变黄变软;茎内部变红色;病菌从下切口逐渐向上为害。
1培育健壮和组织充实的植株种苗;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开深排水沟,起高畦25厘米种植。
2用42%克菌净粉剂3000倍液,或88%水合霉素1000倍液浸泡种苗下切口24小时。
莲花竹黄叶的原因很多,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莲花竹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2:缺光黄长时间置廕庇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3:肥黄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莲花竹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4:缺肥黄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加一些矾水。莲花竹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
可以吸收氨气、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株型别致放于办公桌具有缓解眼睛疲劳的功效。
4.培观音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