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池塘养殖放养密度(泥鳅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一、三米深池塘可以养泥鳅吗

养殖泥鳅的水应保持在100cm至150cm,除了水深之外,还需要在水底加入适当的淤泥,淤泥的厚度要在15cm至20cm。放养之前将池塘用生石灰消毒,保证泥鳅养殖的健康。

养殖泥鳅的时候,控制好水的深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一般水的深度控制在100至150厘米的样子是最好的,除了这个之外,在水底还需要有淤泥,淤泥的深度差不多在15至20厘米的样子。在准备放养之前,需要将池塘提前消毒,可以采用生石灰消毒,这样能保证后期泥鳅的成长。

养殖场在选择地点的时候,需要附近有比较干净的水源。确定好地方之后,要将养殖场里面提前两个星期的样子做好消毒的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来泼洒池塘。做好这个工作之后,等待三天,然后将玉米秸、稻草等捆成草堆,然后在池塘里面浸泡十天的样子,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池塘里面出现一些浮游的微生物,在这个期间,还可以在里面撒入一些有机肥。

在投苗之前,要选择比较健康的泥鳅来投,一般以大小在4-6cm的样子是最佳的,放养的密度应该在8~20万尾一亩地。在里面还可以适当的混合养殖一些鲫鱼等之类的鱼种,这样能增加一些经济收入。

泥鳅在喂食的时候,除了天然的一些浮游生物之外,还能结合人工饲料来喂食。人工的饲料要经过发酵之后再投,这样会更鲤鱼它的消化和吸收。喂投的地点以15平方米设置一些喂投点,可以放置喂投盆。喂投的时间要固定好,采取每天早晚一次来喂,时间可以控制在早上5:00~7:00,傍晚18:00~19:00的样子。

在养殖的时候,还要弄一些网,这个网就是为了防止泥鳅逃跑的,还能避免一些外来的动物来侵袭它,池塘的周围可以用差不多高度为一米的网围起来。

二、高密度泥鳅养殖一个水体立方最多能养多少条鱼

清塘肥水:池塘用生石灰干法清塘,7天后注入新水,进水后每亩施鸡粪75公斤作基肥。苗种放养:6月中旬以后1个月内放足放齐苗种,每亩放1500公斤。饲料投喂:按泥鳅体重3-4%比例投喂膨化颗粒饲料,每天2次。水质控制: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溶解氧含量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6-8.8。

三、泥鳅养殖的 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二、苗种放养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2.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泥鳅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和泥鳅养殖池的建造方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