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文物(南海一号沉船简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南海一号文物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南海一号文物以及南海一号沉船简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南海一号价值多少钱

“南海一号”沉船上大量文物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发掘文物

截至2018年,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过16万件。

船货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纸张、丝绸等有机质货物可能已分解不存。

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的商船,来往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最为鼎盛时期的宋朝其运输宝物的数量巨大程度可想而知。

南海一号,长度41.8米,宽度11米,高度约4米。同时它也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排水量约为800吨,载重约为400顿。直到2019年3月20日为止,一共清理船载文物已高达达14万余件,预计总文物将会超过16万件。

考古学着从中挖掘出很多来自宋代顶级官窑的陶瓷工艺品,这些东西非常受当时西方国家的喜爱。有些陶瓷的外观也受到了西方,阿拉伯等地的文化影响。

博物馆藏的《南宋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六棱执壶》也出自这里。壶又称“注子”、“注壶”,是隋代出现的酒具。其高25.4cm,足径5.5cm。主要用来盛放酒水的器具。、

还有就是在特展中拍摄的,“南海一号”南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也是给予我们非常大的震撼,不得不说古代人的工艺精湛。

据不完全统计全部水下考古发掘文物共有14000余件、凝结物55吨、标本2575件。而且陶器占大多数,一共有13000余件。如瓷瓶瓷壶、瓷碗、瓷盘以及其他瓷器等。样式繁多,且制作工法都出自最好的官窑,由此可见南海一号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运于国际间的贸易船只。

南海一号博物馆在哪里

“南海Ⅰ号”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阳江市。

“南海Ⅰ号”博物馆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海一号大道西,是以“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主要展出的文物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南海Ⅰ号”及在其上发现的文物。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海洋廉政文化示范点。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色文物

1、“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为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

“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

2、金腰带

1987年试发掘出水。腰带全长1.72米。虽沉伦沧海近千年,仍金光闪耀。腰带工艺精良,带体呈麻花状,带扣装饰细腻浮点状纹饰,极具异域风情。这种腰带形制不见于中国国内,专家推测为中东地区器物样式。

3、金虬龙环

虬龙,盘曲的龙,古代传说中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该环两头饰虬龙头,可见龙眼、龙须、龙角一对,两龙头对接处留出空隙,圆环截面有圆柱状凸出物,龙身由三条阴刻线分成五段,五段有两条平行阴刻线连接。龙身饰珍珠地纹,平行线两侧为山形和水形纹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至今为止南海一号总共打捞上来多少件文物了

南海一号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南海一号”,这艘在水下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以致引起举世关注?为什么它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大的成本将其整体打捞上来?“南海一号”即将出水,对满船的文物,世人充满期待,本报记者带您先睹为快,通过专家们的前期研究解开海底宝藏面纱的一角。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金器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到目前为止,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铜钱“海上丝路”的硬通货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铁器宋朝就出口广东铁器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那时科技领先的中国,还向世界输出铁器,800多年后,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铜环“半成品”出口深加工?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现在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目前铜珠的用途还不好推测。在出水文物展示时,专家分析说,从这些制品的外观看,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一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新闻分析为何斥巨资打捞“南海一号”?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是中国陆地考古最轰动的事件,“南海一号”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最轰动的事件。从这个方面类比,“南海一号”堪称“水下兵马俑”。“南海一号”是保存最好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被认为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沉船。据专家介绍,以前发现的关于宋元时期的木质沉船,能保存到像“南海一号”这种状态的,非常之少。这对我们了解宋朝造船史、造船工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例。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目前,“南海一号”已初步打捞出水金、银、铁、瓷类等器物6000多件,根据探测估计,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把钥匙此外,根据史料记载,从两汉甚至更早开始,我国就有商贩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从广东等地的港口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至埃及、罗马等地,而西方的货物和商人,也乘坐着他们的船只来到中国。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但在讲求物证的考古界,却始终是一段空白。沉没于这条古老航路上的“南海一号”,无疑为这个蒙着面纱的神秘领域提供了一把钥匙。相关新闻文物值三千亿美元一说无根据此前有传言,“‘南海一号’文物总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其根据是,‘南海一号’早期出水的一件精美瓷器曾拿到欧洲市场拍卖,结果就获得了近百万美元的报价。”实际上,“南海一号”早期出水文物曾被拿去拍卖的消息早已经被广东省文化厅证实纯属编造。专家表示,所有打捞起来的文物全属国家所有,所以估算它到底值多少钱,并无意义。(来源:楚天都市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