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人民靠什么生活
1、加沙地带人民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来维持生活。
2、尽管加沙地带拥有一些自然资源,如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长期的经济和政治困境,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3、在农业方面,加沙地带的农民种植了各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豆类、蔬菜和水果。他们依赖国际援助来购买种子、肥料和农药,以及购买农业机械和工具。然而,由于缺乏灌溉和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仍然受到限制。
4、在工业方面,加沙地带有一些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生产各种产品,如纺织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食品。然而,由于高昂的能源成本、缺乏技术和设备以及国际制裁,这些企业面临诸多挑战。此外,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和边境关闭,加沙地带的出口渠道非常有限。
5、服务业是加沙地带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加沙地带拥有一些小型商业,如零售店、餐馆和酒店。此外,许多加沙人通过在以色列或埃及的边境地区工作来赚取收入。然而,由于安全局势和边境关闭,获得工作机会的机会有限。
6、总的来说,加沙地带人民的生活状况非常困难,他们面临着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挑战。
7、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加沙地带的援助力度,以帮助该地区的人民改善生活状况。
加沙地带的经济状况
1994年5月,根据开罗协议,加沙地带的经济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从1992年到1996年,由于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政府贪污和管理不良,加上以色列在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后,将加沙地带的边境关闭,期内加沙地带的经济萎缩了三分之一。在边境关闭前,有许多加沙地带的人到以色列工作。经济不景导致高失业率。
1998年,以色列改变对巴勒斯坦的政策,开始减轻封锁巴勒斯坦的经济,并减缓对巴勒斯坦货物和劳工运输的限制。这使经济连续三年恢复。但2000年爆发的第二次巴勒斯坦武装起义,导致以色列再度封锁。在此后两年中,巴勒斯坦内部的斗争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摧毁了加沙地带主要的工厂和管理机构,许多企业倒闭,国家总生产力大降,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劳工的收入也大降。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2001年经济下降35%,人均收入为每年625美元。60%的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加沙地带的工业主要是小型的家庭企业,其产品为纺织品、肥皂、橄榄树木雕刻和旅游纪念品。以色列人在一个工业中心建立了一些小型现代化的工业。电力由以色列提供。主要的农产品是橄榄、柠檬、蔬菜、牛肉和奶制品。主要出口柠檬和鲜花,主要进口食品、消耗品和建设物资。主要的贸易对象为以色列、埃及和西岸。
长期冲突使加沙经济状况更为恶化,冲突不仅在加沙破坏或损毁了三分之二的民宅,水电系统受到严重损毁,而且在边境沿线毁掉了1800公顷的农田和灌溉系统。电线、温室、苗圃、仓库和农业设备也受到影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加沙代表处主任马马杜·索乌表示:加沙地带的重建极为缓慢。建筑材料的进口受限使情况雪上加霜。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在提供援助物资,但这不够,数千人仍在艰难应对困境。平民仍明显感到冲突的影响。加沙重建需要几十年,但目前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满足紧迫的人道需求。
一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国立阿拉伯巴勒斯坦大学于2002年末为国际援外合作署作的一个研究表明,巴勒斯坦人普遍缺乏营养。17.5%6岁到59个月的儿童患慢性营养不良,53%的年轻和中年妇女以及44%的儿童患贫血症。
加沙地带的人口情况
加萨走廊由于人口稠密并不断快速增加(该区人口成长率位居世界前列),生活条件普遍恶劣;供水、下水道和电力设施不足,以及失业率高。农业是受雇人口的经济主流,有近3/4的土地为耕地。主要作物是在有水利灌溉的地方种植的柑橘类水果,并且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外销到欧洲和其他的市场。也生产专供贩售的作物、小麦和油橄榄。轻工业和手工艺集中在加萨市,它是本区的主要城镇。在政局稳定时期,每天有多达1/10的巴勒斯坦人口越过边界到以色列(他们在那里不可以过夜)担任仆役的工作。政局紧张和暴乱发生时,常使以色列当局延长封闭边界的期限,许多巴勒斯坦人因而失业。
1967年9月进行首度的精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比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或埃及先前所作的估计为少,而近一半的人口是住在难民营里。人口约1,444,000(2006)。
约132.5万巴勒斯坦人和八千多名以色列人住在加沙地带,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是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难民或他们的后代。加沙地带1967年的人口是1948年的接近六倍,此后当地的居民数仍然不断增加。
加沙地带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出生率也相当高(平均每个妇女有5.91个孩子),当地深受贫困、失业和恶劣的生活条件所困扰。1967年开始,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建立了约25个居民点,这些以色列人的人均地面占有,比当地的巴勒斯坦人高得多。不过,2005年以色列政府决定放弃所有居民点。
加沙地带的人口增长率为4%,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有很大的家庭。大多数当地人是穆斯林,少数为基督徒(0.7%)和犹太教徒(0.6%)。
出生率:40.03出生/1000居民(2005年估计数)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603人(2012年)